上海酒店人:抗疫坚守进行时
信息来自: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2-05-16
上海疫情形势严峻,但在上海战“疫”一线,总能见到酒店人忙碌的身影。随着外地援沪医护人员进入,医学隔离观察人员的增多,酒店成为抗疫“前沿阵地”。从住宿安排到用餐保障,从坚守岗位到伸出援手,酒店人活跃在每个需要的地方。“关键时刻要站出来”,这是他们不变的初心与担当。
“温暖是可以传递的”
4月3日晚上,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总经理韩祥元接到通知,4月4日酒店需接待解放军某医院援沪医疗队(以下简称“医疗队”)。为确保医疗队的顺利入住,韩祥元立即带领酒店工作人员行动起来,争分夺秒疏导酒店的商务客人,协助其搬离房间,连夜对客房进行清理、消杀。
“第一批入住的医疗队将近160人,为了让他们尽快办理入住,减少等待时间,我们请队员们按照住宿楼层排成4列纵队分开办理。”韩祥元介绍,平时每位普通客人办理入住需要一至两分钟,但此次所有医疗队员从领取房卡到进入房间,仅用了20分钟。
这只是保障服务的开始。韩祥元坦言,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确保所有人的安全。为此,酒店安排了多条电梯动线,确保送餐、客运、员工通行、垃圾清运的动线无交集。“不仅员工要与医疗队人员严格分开,身着防护服的员工与普通员工也不会碰面,需要使用不同电梯。”
此外,为避免交叉感染,医疗队入住期间酒店为其提供无接触服务,日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不进入房间打扫。为方便医疗队日常生活,工作人员在房间中放置了多于往常的生活用品,如把小罐的消毒液换成大罐,还及时清理各楼层垃圾、送上干净的毛巾等。“即使无法面对面为医疗队提供服务,我们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温度。温暖是可以传递的,五星级的服务不能打折扣。”韩祥元说。
服务过程中,最让韩祥元感动的是,“医疗队员们遇到问题总是想着自己克服,尽可能不主动向工作人员提要求。因此,我们更要从细微处主动关心他们,让‘战士们’住得舒适、安心”。
由于医疗队进出方舱医院的时间不确定,在酒店的用餐时间也可能会临时变动,韩祥元便安排工作人员在各楼层放置了冰箱和微波炉。“这样保证食物能够新鲜不变质,医疗队员即使很晚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菜热饭。”
让韩祥元印象最深的是医疗队刚入住酒店的48小时,他作为酒店和医疗队的对接人,带着几名员工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医疗队入住酒店的第二天,早餐原本安排在7点半,但是他们临时接到任务,6点就需要从酒店出发。为此,凌晨3点到5点,后厨服务人员迅速帮助他们准备食物并进行打包。不能让队员们饿肚子。”
“服务人员真的很全能”
“咔嚓咔嚓……”在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亚朵S酒店的健身房,没有使用器械的声音,没有跑步机上的脚步声,而是传出一阵阵剪刀摩擦的声音。
“剪好啦,下一个。”只见酒店餐厅服务员达长今掸去刚刚落在自己身上的头发喊道。此时,一名上海五官科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也赶紧坐到椅子上,达长今便熟练地帮“顾客”围上理发围布,修剪起头发。
4月1日,上海五官科医院医疗团队入住了酒店。“医护人员非常辛苦,员工们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更加‘安心’,没有后顾之忧。”酒店人事总经理乔夕说。
进入4月,上海迎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这无疑给身着厚重防护服的“大白”们增加了工作难度。乔夕了解到,有位医护人员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忽然晕倒,经检查后发现是因为高温中暑并且有低血糖现象。
于是,乔夕立刻找到酒店大厨,安排每天为外出工作的医护人员提前煮好绿豆汤进行消暑,同时也将门店所有的瓶装茶饮料提供给医疗人员,供他们外出时携带。
“我到酒店工作前做过十几年的理发师,我可以在医护人员休息时帮他们理发,也许能帮他们减少闷热感。”十分心疼这些医护人员的达长今想到了可以帮助他们的办法。
“我真的没有想到,在亚朵还能体会到这种服务,酒店服务人员们真的很全能。”上海五官科医疗队许医生感叹道:“这可能是上海疫情之中的‘最美理发馆’了!”
许医生告诉记者,原本这支医疗团队的任务已经从浦东区转移到其他区域,但大家还是愿意住在亚朵酒店,“因为住在这里真的就像在家一样。”
达长今、乔夕只是上海亚朵酒店工作人员忙碌的缩影。据介绍,截至4月25日,上海的亚朵酒店共有55家门店的6833个房间被征用,接待了超7000人次的上海本地及外地援沪医护团队。
“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上海本轮疫情发生初期,上海客莱福诺富特酒店的客房部助理管家刘会会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患眼疾的女儿,但考虑到酒店特殊情况下工作量大、人手短缺,她在将女儿托付给婆婆照顾后,毅然回到岗位上,因为酒店里同样有让她牵挂的人。
“酒店里有两位特殊的小朋友,他们的家长确诊后转运去了方舱医院,小朋友们只能继续在酒店隔离。”刘会会说。她精心为小朋友们准备了零食,督促他们按时吃饭休息,被小朋友们称为“看不到长相的临时妈妈”。
同样“舍小家为大家”的还有上海虹桥枢纽国展中心亚朵酒店临时负责人临怀。3月20日21时,临怀完成工作正准备休息时,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门店总经理告诉我,隔壁兄弟门店所有工作人员都被调走进行核酸复检,需要紧急支援。”临怀说,放下手机的那一刻,自己虽然很担心怀着身孕的妻子,但仍旧迅速收拾好行李,赶到需要支援的门店。
临怀到达后发现,除了政府派驻的防疫团队之外,酒店里就只有自己。“说实话,那一刻还是有些紧张焦虑的。”
不过临怀很快冷静下来,迅速接洽外部餐饮团队、家政阿姨和3位其他门店的客房阿姨。就这样,在半个多小时里,临时班底搭建完成,酒店的一日三餐、客房卫生问题一一得到了落实。
“解决了‘温饱’问题,住店客人的其他需求也要照顾妥当。”让临怀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带着孩子入住的妈妈。孩子需要上网课,可有些辅助资料不够齐全。临怀看到这位妈妈焦急地在酒店隔离群里求助,便主动添加了她的微信询问。
自那以后,临怀日常便多了一项给孩子整理、打印网课资料并按时送至房间的工作。由于缺乏经验,初期打印时临怀有些手忙脚乱,甚至弄错了页码顺序。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临怀每天收到电子版资料后,仔细地从头到尾把内容捋一遍,打印之后再与电子版一一比对,确保顺序不出错之后,再标注好页码进行装订,把整理好的打印件送到客人房间。
“客人隔离结束离开酒店后,我收到了小朋友特意为我录制的感谢视频。听到那充满稚气的感谢语,那一刻,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临怀说。(资料来源:中国旅游报)